今年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727萬人,就業形勢愈加嚴峻,不少女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遭遇“寧用武大郎,不選穆桂英”的性別歧視,而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也“意外”讓性別門檻再次悄然抬高。屢禁不止的性別歧視讓女大學生的就業率明顯低於男生。(5月26日中國新聞網)
  據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2013年6月對21個省份30所高校的問卷調查,男性初次就業率顯著高於女性,男性初次就業率(77.3%)高出女性(65.9%)11.4個百分點。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會明確提出“只限男生”或“男生優先”,而一些用人單位雖然不會如此明目張膽,但也會暗地裡刻意提高女生錄用標準,“寧用武大郎,不選穆桂英”成為很多單位招人用人的潛規則。面對這種赤裸裸的性別歧視,穆桂英很生氣,卻也很無奈。雖也有一些女大學生選擇奮起抗爭,發出了自己的聲音,不過收效甚微,更多的則是妥協。為什麼會選擇妥協?因為單憑幾個女大學生的微弱力量不足以破解就業歧視困局。
  其實,我們註意到,政府多次出台措施,或者發文強調禁止就業歧視,每到大學生畢業季,國務院辦公廳還印發《關於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區、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採取措施,促進就業公平。而且,目前《勞動法》、《勞動合同法》、《婦女權益保障法》、《就業促進法》等法律法規都將反對性別歧視的內容納入其中,可以說,反對就業歧視已經有法可依,但是遺憾的是,反就業歧視的政策在現實層面的執行和監督情況均不理想。一個重要原因是,雖然文件、法規俱在,但是執法力度不夠,勞動力市場監管缺失,一籮筐文件形同虛設。就我瞭解的情況,目前社會對女性歧視尚處於一種集體無意識狀態,法律中雖然有反對就業歧視的條文,但是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因為性別歧視而維權,更鮮見有哪一個單位因為性別歧視而受到問責或相應處罰。這就使得“只限男生”或“男生優先”的用人潛規則還在“潛”。
  性別歧視是一種社會毒瘤,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,消除這種歧視刻不容緩。今年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指出,就業性別歧視不僅造成人才資源巨大浪費和畸形發展,而且桎梏女性的人生選擇和夢想追求。它跨越學歷、年齡、家庭和經濟背景,在無聲無息中侵蝕著社會公平正義,影響到整個社會機體的健康運行。要避免就業歧視,僅僅要求職者增強維權意識是不夠的,關鍵是勞動監察部門能夠介入招聘中的性別歧視現象,擔負起監管的職責。首先要徹底清除招聘條件中的不公平信息,確保招聘過程和招聘結果的性別平等。其次,設立專門的反就業歧視法律和機構,出重拳對明目張膽的性別歧視依法予以嚴處,要求取消性別限制條件,並追究用人單位的責任。同時,註意發揮女性組織和社會公益機構的作用,積極幫助女性就業維權,營造出男女兩性相互尊重、平等發展的社會環境。
  應該承認,就業的性別歧視一時很難從根本上改觀,要避免就業歧視,國家還需要出台相關政策法規。但值此大學生就業的當口,當務之急是需要勞動監察部門來一次反性別歧視執法大檢查,查處一批性別歧視的典型案例,給“寧用武大郎,不選穆桂英”的性別歧視迎頭一擊。
  文/孫建清  (原標題:向“不選穆桂英”性別歧視猛擊一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k04bktlf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